由於Google廣告採浮動計價(例如越熱門的關鍵字就越貴),因此對seo優化行銷人而言,沒有一個具體的價格基準作為成本預估參考,是行銷規劃的一大痛點。為解決這個問題,台灣老牌行銷公司台北數位集團,以自家廣告數據為基礎,今(6)日上線「台北數位指數」平台,免費公開Google廣告總體價格變動與分佈情形,希望藉此提供廣告主、行銷人更公開透明的參考指標。
從內部痛點出發,打造產業公共財
台北數位集團成立於1996年,旗下擁有Google廣告代理商亞普達,是台灣老資歷的網路行銷公司之一,服務約一萬家企業,客戶橫跨眾多產業,過去幫客戶投放廣告時,就發現各家客戶產業別相差甚遠,預算的規劃若沒有前例可循,就得花更多倍的時間在蒐集資料,就算是有了數據,但樣本數少,參考價值有多高也未知。為解決這個問題,台北數位集團決定將自家所有數據統合起來,打造一個平台提供價格指摽,有效發揮數據的價值。
擁有史丹佛博士學位,又有著矽谷工程師的經歷,藍信彰是90年代回台的青年創業家之一,投入網路行銷產業超過20年。他表示,打造台北數位指數,除了數據要夠,最難的部分是在要怎麼去定義這個指標。他舉例,原先他們設定將所有數據放在一起,用一條曲線來看整體趨勢,後來發現線圖跟實際價格有落差,探究原因,原來是廣告預算有一部分從較貴的關鍵字廣告,挪移到了相對較便宜的影音廣告,形成了整體廣告價格走低,但其實只是大家多投了影音而已。
三大主流廣告的價格趨勢,一目瞭然
突破這個盲點後,他們最後以三條曲線來看廣告總體趨勢:搜尋、展示和影音,三到五年前做(台北數位指數)的話,可能沒有影音,但現在影音廣告投放金額已經到一定的佔比,所以就要切分出來。除了三大類型的總體價格趨勢外,他們也就產業類別,細分了18大類和77個子類,每個子類下,又呈現最多八項如點閱成本、點閱率等數據。藍信彰強調,隨著台北數位集團的資料量增加,台北數位指數會不斷更新,若產業需求量大的話,也會考慮從每月發佈一次,提高到每週發布。
大數據要發揮價值,人工蹲馬步的工作少不了
台北seo數位指數的開發,耗時一年半、動員超過五十名員工,甚至人工貼了超過百萬個標籤,為了保持資料正確性,還設立稽核小組審核每筆資料。但數據再完整,解讀工作還是有一定的門檻,為此,台北數位集團也將設有專人負責分析工作,並且定期在官網上發布洞察報告,希望藉此促進行銷人不再摸黑前進,而是用數據來推動產業發展。
不過平台開發耗時又費力,最後還免費提供給大家,台北數位集團到底為了什麼?藍信彰表示,數位廣告業是受AI衝擊最大的產業,必須加速AI化,才能與國際大玩家抗衡,而這需要業界大家一起投入資源,讓資訊更開放,才有機會提高競爭力,因此台北數位指數是集團的拋磚引玉,期待更多業者可以加入行列、共創產業的新機會。
資料來源:數位時代,https://www.bnext.com.tw/article/51562/tdg-launched-taipei-digital-index